眾所周知,資產對許多企業來講,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它可以包括生產物資、設備、車輛、辦公桌、電腦、電纜,甚至包括人員,就一些企業常用的必不可少的貴重資產來說,他們具有價值高、流動性強、安全管理難等特點。而這些大型或小型的貴重物品每年企業為了年底清查資產或者尋找(或盤點)流向各部門或工程現場的資產位置并了解其狀況,常常要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因資產是不斷流動的,清點的時候容易遺漏或重復,實物很難與賬面相符。而且,就貴重物品來說,在防盜等方面也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資產RFID識別監控管理系統通過RFID技術實現對企業資產進行定位及跟蹤,幫助其實現實物與賬面相一致,提高資產盤查效益及投資回報率。主要目標是實現企業資產全面可視和信息實時更新,讓用戶對資產管理更加精細,使之能夠實時監控資源的使用和流動情況,從而保證實物與賬面相符。通過RFID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來確保有形資產物盡其用、安全流動,并幫助企業建立一套先進的、規范的、及優化的管理機制,將資源管理貫徹到企業運營的每一個方面,幫助企業最大程度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從而增強綜合競爭力。
目前,門禁系統已成為安全防范系統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發達國家中,門禁系統正以遠遠高于其它類安全防盜產品的進度迅猛發展;門禁系統之所以能在眾多安防產品中脫穎而出,根本原因是因為其改變了以往安防產品如閉路監控,防盜報警等被動的安防方式,以主動地控制替代了被動監視的方式,通過對主要通道的控制大大地防止了罪犯從正常通道的侵入,并且可以在罪案發生時通過對通道門的控制限制罪犯的活動范圍制止犯罪或減少損失。
近年來,門禁系統由于其自身的優勢,已在國內悄然興起,包括郵電系統,供電系統,銀行系統,住宅小區,度假村等各種類型的場所都已有使用門禁系統的范例,通過這套系統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區域內的安全程度。
通信產業的迅猛發展和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經濟全球化競爭環境的形成,使得改進生產方式、提高運行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及改善服務質量等管理工作成為目前各大電信運營商工作的重中之重。企業固定資產具有分布廣、數量大、單位價值高和調整頻繁等特點。RFID技術作為物理世界與現有IT系統的橋梁,可將資產日常管理活動與資產管理系統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實物信息與系統信息的實時同步一致。因此,建立一套基于RFID技術的資產管理系統實現自動管理已成為可能。
本系統的特點是集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有線射頻技術(網絡通信技術),首先給每個貴重物品配備一個電子標簽,這個電子標簽擁有唯一的ID號。
在本方案中,手持式讀寫器用于資產盤點,可以快速讀取設備上的電子標簽信息,將讀取的標簽信息通過內置的通訊方式 無線通信模塊發送至后臺服務器處理。
本系統的優點:
(1)整個RFID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具有遠距離快速識別、高可靠性、 高保密性、易操作、易擴展等特點。資產識別系統可獨立運行,不依賴于其他系統。
(2)建立安全可靠的資產檔案, 通過高新技術加強資產監管,合理調配資源,減少資源浪費,防止資產流失。能有效、準確的對進出資產(裝有電子標簽的資產)的數據信息識別、采 集、記錄、跟蹤,保證資產的合理利用。
(3)充分考慮了公司的實際情況, 從專業技術角度研究問題,著實解決資產管理中的混亂無序、實時性差的問題。提供一個對進出資產自動識別、智能管理的先進、可靠、適用的數字化平臺,使公司對內部資產實時動態管理的能力得到質的提高。
(4)充分利用RFID自動采集和通訊方式無線遠程傳輸功能,實現資產變動信息與系統信息的實時一致,實現由后臺系統對工作流程進行有效的實時監控和記錄,使管理人員在辦公室內就可以及時了解到資產的調撥和使用情況。
(5)所有資產數據一次性輸入,系統根據不同區域RFID讀寫器采集的數據自動判斷資產狀態。
1 信息采集
工作人員對所有指定資產配上一個RFID電子標簽,同時將資產信息寫入RFID電子標簽,并將信息通過相應的軟件存入服務器以作識別之用。
2 資產盤點
工作人員盤點資產時,只需持有手持式閱讀器就可讀取到資產上的RFID電子標簽信息,同時通過通訊接口將所讀取到的信息傳給服務器,服務器通過應用軟件再對這些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發現掃描的數據和數據庫中現存的數據有沖突時,則產生報警。
3 資產移動
1)在每棟大樓的關鍵出入口布置一臺讀寫器,當資產被帶離大樓時,資產RFID管理系統會查驗調撥記錄,如果未經授權調撥資產,報警器提示管理員核查,如果是經授權調撥資產,系統會自動記錄出行時間,并對資產的數量進行快速便捷的統計。
2)工作人員要將某一資產帶出公司時,需經過保安的檢驗。保安人員將用手持式閱讀器進出大門的人或車輛對資產進行有效、全面的掃描,并通過通訊方式與服務器通訊,查詢資產放行清單,判斷該資產是否在清單之中。如果在清單中,則記錄出行時間,并對資產的數量進行快速清查。
Ø 統一規劃,分步建設
Ø 堅持標準化和可行性
Ø 保證系統的安全和穩定可靠
Ø 保證網絡系統的先進性和有效性
Ø 操作簡便,人機界面友好
為協助各單位進行本單位的資產日常管理及數據報送、審批。在本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有完整的資產單位管理功能,這些單位管理功能結合了各家軟件之長,將極大方便各單位實現本單位資產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如下圖所示
設計時要使用有效的方法進行軟件設計,主要的軟件設計方法有:
Ø 原型法
Ø 結構化模型
Ø 設計重用
Ø 面向對象的設計
Ø 基本系統分析
進行典型設計前應首先確定擬采用的設計方法,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種或多種設計方法進行設計。
計算機網絡是利用通信線路把分布在不同地點上的多個獨立的計算機系統,通過各種通信手段,按不同的拓撲構型連接起來的一種技術,其目的是使廣大用戶能夠共享網絡中的所有硬件、軟件和數據等資源。從網絡范圍和計算機之間互連距離來劃分,計算機網絡可以劃分為廣域網(WAN)和局域網(LAN)兩大部分,其中廣域網一般使用公用通信網或郵電部門提供的設備和線路,而局域網一般使用一個部門或一個大樓內的通信系統。
華興行政事業資產息管理系統依托政務網,采用B/S結構,運行主要的系統功能。技術和管理層次的用戶在這種模式下工作,實現對數據庫的共享訪問。
數據庫是計算機中存放數據的倉庫。數據庫技術是對數據庫進行管理的一門技術。第三代以面向對象模型為主要特征的數據庫系統,與網絡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并行計算技術等互相滲透,互相結合,呈現出以下特征:
(1) 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對數據庫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2) 數據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結合成為當前數據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征。
(3) 面向應用領域的數據庫技術的研究,如數據倉庫、工程數據庫、科學數據庫、空間數據庫、地理數據庫等。
組件對象模型,是關于開發可重用軟件組件和組件之間相互通信的一組標準的描述。它不是一種計算機語言,也不是函數模塊,它實質上是一個連接軟件組件或模塊間的協議。利用該協議,組件與應用、組件與組件之間可以互操作,極其方便地建立可伸縮的應用系統。概括的說,組件技術具有如下一些優越性:
¨ 編程技術難度和工作量下降,開發周期變短,開發成本降低。
¨ 可以實現分層次的編程,從而促進軟件的專業化生產。
¨ 可以使各個方面的人員協作進行軟件的開發,充分利用了各種人力資源。
¨ 軟件的復用率提高,使軟件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并延長了使用壽命。
華興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開發采用組件技術,利用分布式組件平臺的二次開發功能完成系統開發。這項技術的采用,將極大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可維護性。
電子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標之一是實現內部的業務流轉和信息共享,也就是希望利用計算機技術,在網上實現業務過程的自動流轉,希望系統不僅能夠解決工作過程中某個獨立環節的業務問題,而且能夠將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銜接起來,使得上一環節得業務流程處理結果能自動流轉到下一環節以便利用或處理。利用標準化的工作流技術,通過流程引擎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Ø 完善系統應用
完善系統應用功能,確保數據操作均通過應用進行,避免系統管理人員直接操作數據。
Ø 加強安全檢查
加強對重要崗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整改不安全隱患。將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防范工作納入計算機系統操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并與其他工作同時進行檢查考核。定期對職工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意識教育和防范技能訓練。
Ø 實現權限分散
明確各類人員的系統使用權限和操作范圍。系統管理員不得參與相關軟件開發,參加過應用系統開發的人員,不得擔任相應系統的管理員。建立系統運行日志,每天打印重要的操作清單,日志信息長期保存,以備稽查。
Ø 明確數據職權
用戶授權和數據訪問的設置職權應歸屬于業務單位,對信息的安全保護職責歸屬于信息/數據的擁有者(業務單位)。
Ø 軟件設計安全保障
軟件的設計分為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從開發的安全性上來考慮,應當分別注意如下問題。
(1)概要設計中應該考慮如下的安全性因素:
l 系統輸入的安全性,對錯誤輸入、惡意輸入的處理;
l 系統內部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l 系統輸出的安全性;
l 系統內各模塊的出錯處理;
l 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是否都有合適的、安全的處理方法;
l 軟件的防盜版設計;
l 網絡傳輸的安全性,如果需要加密,加密的強度;
l 各分布模塊的安全性,抗網絡攻擊的能力。
(2)在概要設計的基礎上,詳細設計中應考慮如下的安全性因素:
l 接口安全性(入口安全性檢驗);